《百年孤独》是一本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相同类型的作品还有我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的《蛙》、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等。
读《百年孤独》体会:人生而孤独,也唯有孤独相伴终生。
马尔克斯先生的《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一本不厚的小说,内容时间跨度足足百年之久,也贴合了书名的意义。相比较之下,一般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也就描写两三代人的曲折起伏的故事。例如陈忠实老师的作品《*原》讲述的白家和鹿家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此番比较并不是表示相同的篇幅描写的时间跨度越大就越厉害。反而会有较大的风险,那就是各个人物的描写不够丰满,空洞无味。还有也会导致前后矛盾的细节发生。隔壁动漫圈子就比较容易发生吐槽长篇连载动漫前后设定不一致,也就十分影响观感体验了。所以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是非常考验作家对人物描写,细节描写与确认,毕竟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也是在脑海画面中开启了连续剧模式。
《百年孤独》也一样,它有个看来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文化的差异,作品里面的人物出场名字自带拉伸和复制粘贴功能,时不时一个奥雷里亚诺,一个阿尔卡蒂奥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相信这也劝退了不少人,他们最终没有体会到这本书的精华。
我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中的时候,教室的一角每周都会有从学校图书馆更新上来的书本,给课余时间的我们带来崭新的视野。有一天就看到这本书了。我是一个书名*和封面*,这种奇特的书名特别吸引我的注意。什么孤独能有年?好奇怪。
但是当时时间有限,1周时间压根不能细细研读,还书前也就粗粗翻过,没有一点儿感觉,有点像只是睁着眼睛翻书文字像水一样流过,脑海里却全是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名交叉缠绕在了一起。
等到大学毕业步入了工作,发现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认认真真看书时,觉得是应该好好拾起看书的兴趣,有了收入,就能入手那些想看的书了。《百年孤独》也是在那时候重新进入我的眼帘。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研读《百年孤独》,早已做好了周全的准备:纸笔。作用是什么,出现一个人物就记一个,并写下与其他出场人物的关系。所以每次看到后面突然出现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人名,就会翻开记录,瞬间就明白了。就这样,顺顺利利地看完了这本书。
一个庞大的家族,最后归为虚无。从第一代人也就是第一人的被绑在树上,到家族的最后一代人也就是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家族里的人不乏英勇善战型,能手巧匠型,善良无私型等等形形色色的人,最终都归于孤独。
要说最让我感悟的就是乌尔苏拉,这位婆婆足足见证了该家族整整六代人的兴与衰,生或忘。人最怕的就是所有熟悉你或你熟悉的人先你而去,其中的痛苦与孤独是很难想象的。上一次见过这种形象的人物,也就是《活着》里面的福贵了。
书中的百年很好理解,孤独亦是,但也不是。每个人感悟的孤独是不一样的。美好的、残缺的、朦胧的、黑暗的。我所理解的孤独,是个人生命中一部分无法抵抗无法遗忘,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忙碌痛苦开心愉快的各种感情共同填满我们的生活。
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忙碌之余,亦或是在压抑的背景下,挣脱出来享受片刻的孤独与宁静,想象一下,独自躺在一片碧绿清澈的湖水中的扁舟上,抬手握住的云朵的感觉,是不是身心的疲惫就会驱散,压抑的心境也会豁然开朗。
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孤独并不是一种不好的东西。它只是抗拒群体摆脱群体的一种方式。与他人格格不入并不是自己的错,每个人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并不需要别人的理解,理解你的人自然会理解。所以需要享受孤独,最后拥抱幸福。
值得每个人读好几遍的《百年孤独》
这篇文章我只是选出《百年孤独》中最经典的话来与你分享,这本书里还有很多让人深思、给人启发的金句,孤独、迷茫更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而《百年孤独》这本书说透了人生孤独,能帮你解决人生问题,值得每个人都去阅读。
这本书的永恒主题便是孤独,马尔克斯以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的风云变幻,书中所有人物的宿命便是无法逃避,现实与梦想、欢乐与痛苦、繁华与衰落、爱与恨、苦于乐都是必然发生的。
我读了这本书后对孤独的态度发生了度的改变,从厌恶孤独成了享受孤独,对人生路上的一些必然的事情,也不会沉浸在过去中,豁达了许多。
这本书全球销量已过万册,被译为了48+种语言
除了《红楼梦》外,在西方作品里,《百年孤独》是这百年来极有趣的一本书,它可以让每个人阅读、了解和欣赏,读他这本书,如入幻境,痴迷忘返。
某时报更是说到:“这是一本值得全人类阅读的巨著”。
价格不贵,一杯咖啡钱,便能读到这本世界名著,你的人生可能会因此彻底改变!
点击上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认知最好的办法便是读书,读书能帮你接触到更高级的认知,《百年孤独》是本世界名著,其中蕴含的认知也是顶级的,值得你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