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排水条件良好的沙质土壤、黏土壤最好,经常种植在房屋的前后,沟边等等。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可以在3月末到4月初的时候进行露地播种,也可以进行育苗移栽,在6月到9月的时候相继的采集,保护地9月到第二年2月都可以进行播种或者育苗种植,11月到第二年6月可以收获。
紫苏种子属于深休眠类型的,在采集了4到5个月以后才能够慢慢的发芽。如果想要在反季节生长,进行低温和赤霉素的处理都能够打破植株的休眠,把刚刚采集的种子用微升/升赤霉素处理并且放在温度3摄氏度和阳光充足的地方放置5到10天,然后放在温度为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的光照下面进行催芽12天,种子的发芽率能够达到80%以上。
江南地区进行育苗最好在3月中旬的时候用小型的拱棚进行播种育苗,每公顷用种量3千克。按照种植的面积的8%到10%准备苗床,苗床的播种量为10到14克/平方米。在播种之前,苗床一定要有充足的水分,然后把种子均匀的播撒在床面上,盖上一层薄薄的覆土,在撒一些稻草,覆盖上地膜,然后加上小拱棚,从而保温保湿,大约经过7到10天的时候就能够发芽出苗。一定要及时的去掉地膜,及时的进行间苗,一般进行3次的间苗,只要不拥挤就行,小苗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为了预防小苗徒长长到高脚苗,应该要保持通风条件的良好。到了4月份就能够揭掉小棚薄膜,促进植株生长的健壮,增强定植以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土壤在定植之前10到15天进行深耕晒垡,每公顷施复合肥千克,大田种植施人粪尿千克,垃圾肥千克当作基肥。整地要做成1.2米的毛垄,垄面为0.9厘米,一定要平整,在定植之前喷施除草剂都尔,用量克/公顷。喷药了以后,在定植穴以外,最好不要破坏到土壤表面的除草剂液膜。在两天以后进行定植,这样能够保证植株在生长期的时候没有杂草。定植一般在4月中旬的时候进行,秧苗有2到3对叶子的时候进行。每垄定植6行,植株之间的距离萎0.15米。
除了在露地进行种植以外,紫苏也能够根据食用的目的在保护地进行种植。把种子播种在使用33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湿润完的苗床或者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育苗盘。等到紫苏长到4片真叶的时候,平地面剪断,就能够得到芽紫苏。在北方地区的冬天在温室里面进行生产,因为日照比较的短,能够促进植株花芽的分化,在南方地区可以用黑色的塑料膜覆盖,使得日照为6小时到7小时。当植株长到6到7片真叶时抽穗,等到穗长到6到8厘米的时候,就能够获得穗紫苏了。
在植株生长期时根据长势进行施肥尿素7到8次。在整个生长期里面,保持土壤的湿润,帮助植株更快的生长。在定植以后的20天到25天,要去掉初茬叶,在第四节往下的老叶子都要完全的去掉。第五节以上长到12厘米宽的叶子摘下来进行腌制。紫苏分枝的能力非常的强,要及时的进行剪掉。如果不剪掉,很容易消耗植株的养分,延缓正品叶的生长。紫苏的病虫害很少,如果出现了锈病,可以用50%的托布津倍进行喷洒,每个星期一次,连续进行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