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小的时候,老家的院子里有一块空地,每到春季的时候,母亲便把这块空地翻整一下,种上一些时令蔬菜,比如像豆角啦,莴苣啦,丝瓜啦……。就在这块空地的角落里,大概只有四五平方的样子,母亲会种上几棵紫苏秧苗。据母亲所讲,紫苏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它不仅味道独特,而且能够治疗很多种疾病。那么,这种植物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神奇吗?接下来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紫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土植物。如果追溯它的身世,至少也有上百万年的历史。根据相关的考古资料证实,在青海省曾经出土过一块植物化石,上面清晰地印有紫苏的叶子。关于紫苏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早在秦代的时候,古人就发现了野生的紫苏,并且开始进行人工繁育和种植。千百年过去了,这种植物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已经进化成一种完美的蔬菜品种,它不仅具有耐贫瘠的能力,而且还是一个抗寒冷的勇士,即使在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上,仍然能够看到紫苏的身影。
紫苏的分布范围很广,南至琼州海岛,北到黑龙江畔。东起黄海之滨,西临天山脚下,几乎都留下了这种植物的足迹。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让紫苏拥有了很多别名和俗称。比如在东北地区,人们都叫它香苏子,或者是荏叶子。而到了长江以南地区,人们则叫它苏麻草,或者是皱叶苏子。特别是在青藏高原上,藏族同胞还叫它孜珠,或者是兴帕夏噶,不知道其中是什么含义。
如果按照专业上的划分,紫苏通常被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圆叶紫苏,一个是绿叶紫苏。从外形上来看,圆叶紫苏的株型高大,姿态端庄,看上去就好像一个灌木类的植物。相比之下,绿叶紫苏的个子稍微矮小了一些,通常在50厘米左右,它的分枝较少,看上去略显稀疏。不过,它们之间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如果你用手翻过圆叶紫苏的叶片,就会发现叶子背面是紫红色,而且表面十分光滑平整。如果你用手翻过绿叶紫苏的叶片,就会发现叶子背面是浓绿色,而且还带有一层层的褶皱,看上去显得十分粗糙。
紫苏的叶子和种子都可以食用,因为它带有一股特别的香味,很多人都喜欢生着吃,这样就能保留最原始的味道。记得小的时候,每到初夏时节,母亲会采摘一些新鲜的紫苏叶子,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切成均匀的小段,拌上自制的豆瓣酱,一道美味可口的家常菜就做好了。紫苏不仅是一种蔬菜,而且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根据医药典籍《本草纲目》中的记载:紫苏者,其性温,其味辛,可散风寒,和中气,止咳定喘,凡身染风寒者,皆可用此医之。除此之外,紫苏叶子还是一种天然的驱虫药,如果小孩子生了蛔虫,可以采摘一些新鲜的紫苏叶子,与豆腐拌在一起,连续吃上几顿,就能起到杀虫驱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