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的下午,孙亦沐骑着一辆VICTORY胜利摩托,白Tee、牛仔裤、复古半盔、芥黄色皮手套,斜阳把他和机车照的金灿灿的,停好车摘下头盔之后,他偶遇了一位朋友,攀谈了几句……转眼看到我们拿着摄影设备,就过来打招呼,很巧啊,大家一起上楼。
认识之后,得知他成长经历还挺有意思的。国内外成长,大学学金融专业最后坚持儿时的梦想并如愿做了演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生活成长的经历,使得他对颇多文化现象完成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关于这些理解的探讨,也正是这次对话的起点。
孙亦沐从去年才开始玩摩托,到现在已经换过了三台车。
“我第一台车就是杜卡迪的大魔鬼,不像别人上来就拿小排量练手,其实只要慢点骑就没事。我想让摩托替代汽车变成我的新工具,汽车现在已经很少开了。“
不管是排量大小还是工具交替,其实对于孙亦沐来说,摩托车并不陌生。他说自己从小就有个梦想,就是当车手。依仗着这个梦想,他会常常研究一些关于摩托车的机械构造、在理论层面算得上是半个行家,所以在骑上第一台车后,实操熟练达成的速度必然就来得快。为了更好地驾驭笨重的车身,他常年健身保持核心力量。
“我觉得男的生下来好像都对这些速度、机械感的东西有感觉。我即便开车也会选择运动型的性能车。对了,你们看过《混沌之子》那个美剧吗?”
摩托车对于孙亦沐来说,就像是一档看了很多年的电视剧,而他在某一个时间点决定去参与这部电视剧的试镜。或者更准确的说,他这种对于摩托车和自我关系的清晰认知,让他在日常定义关于摩托车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显得更为自然。由于职业是演员,所以在孙亦沐的时间线中,并没有周末不周末之分。虽然不上班,但是晚上十一点睡觉早晨七八点起床的作息却与一个上班族差异不大。北京城内的丽都区域、罗兰湖餐厅、顽皮猴精酿啤酒馆,只要是可以不用下地库或者必须停很远的地方,对于常年在北京骑车的人来说,都会成为一个完美的休憩点或目的地。市区之外,孙亦沐特别想去的是西边的虹井路,他觉得那里看起来像秋名山一样。他之前还跑过北边怀柔密云的山。
“其实我自己不是很爱跑山,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代步的东西。其实我最多就骑到秋天,可以穿个皮衣,再冷就不骑了。我一个朋友前两天骑着他的KTM到了北边内蒙的边境线,我来不了这个。”
最近一年,孙亦沐身边的很多朋友开始跟着他买了摩托,开始骑行。至此,他说了一件事来证明了自己的“带货能力”,或者说是“种草本事”。那是一个和哥们喝咖啡的下午: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这位哥们在下一个月考完了驾照,驾照还没到手时,车已经买完了。
谈了很多关于摩托车的事情之后,孙亦沐突然说起了自己心中的一个关于人生的终极理想。他想要把自己喜欢的几种东西集中到一家店铺中。那里面有咖啡、有雪茄、有威士忌、有摩托车、有单板,当他在思考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后,得到了一种理论:
在北京的这些年,孙亦沐因为受不了电子烘烤出来的日本威士忌,所以在家只喝泥煤味最重的艾雷岛;骑摩托喜欢有钥匙启动的车型,觉得不插钥匙不拧那一下就受不了;在外面喝酒只喝啤酒;每年雪季开始,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在滑雪;去别的城市出差担心酒店音响不好,所以出门必带一个用了八年的BOSE音箱;之前用过的一个老式有绳吸尘器,当线在地板滑过布满灰尘的地面,然后扯来扯去的非常脏,整个人会完全陷入崩溃。直到有一次逛商场,看到了Dyson无绳吸尘器,第一次感叹发明者的作品如此贴近生活,随手清洁到任何位置都很轻便和轻松,试用后发现一吸灰尘全没了,地板干净到可以用手摸的那种,毫不犹豫的就买回了家。
像是摩托车引擎的声音是吸引孙亦沐喜欢骑行的原因之一,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对DysonV11Absolute的引擎也非常认可,甚至因为有了这台吸尘器变的更喜欢做家务活了。没想到现在V11还更智能了,每次清洁沙发和地毯时,在液晶屏幕上可手动切换,直观的看到剩余运行时间,通过高扭矩地毯吸头可以自动调试清洁模式。
特别是机器启动和结束那一瞬间的声音,V11的数码马达每分钟转速高达转的引擎声,如同发动机的声音一样。如果说机车是硬核男人的大玩具,那这个DysonV11Absolute吸尘器同样是男人的实用数码玩具。
年,由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执导的一部意大利电影《最佳出价》中杰弗里·拉什饰演的男主角维尔吉尔·奥德曼是一家顶级艺术品拍卖行的老板,他把头发一丝不苟地染成灰白色,并且总是穿戴着手套。他有着老道的经验和高超的鉴赏力;但同时又被同事认为是怪异的。同年,另一部电影《寻找薇薇安·迈尔》,获得了第87界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VivianMaier被摄影界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街头摄影师。生前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做了40年保姆,去世后留下10万多张芝加哥街景和街头人像底片,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被电影制片人JohnMaloof拍得后重见天日。片中,她曾经的雇主在回忆起这位女性时,提到了她的胸前一直挂着胶片相机,从来不允许任何人触碰她的私人物品等等细节。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在一些时候往往会被误读为这个人的社交标签,或者是被归于某个人群的必备属性。但更多时候,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正是在扮演着一种壁垒的角色,是能够让内在自我与外在的“大部分”绝缘的绝佳保护层。
在孙亦沐身上,你似乎可以很清晰地可以看见和维尔吉尔·奥德曼与薇薇安·迈尔身上同样的东西。
王辉当过多年五星酒店的主厨,也常去各地品尝美食。全世界的米其林餐厅他摘了多颗星,离开酒店后的几年时间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京好几家高级餐厅的老板以及合伙人。开始坐定聊天时,他的状态是放松的。
“我记得我第一台摩托车是在年,现在想起来可是23年以前了,那个时候花1万多块钱买了台特别好的车,当时喜欢摩托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刘德华的《烈火战车》那部电影。确实非常帅!“
在王辉印象中,他骑过的车特别多。车子在他的手里一台又一台地换了代。随着年龄变化的不只是车型,还有心境。他说现在的自己,已经到了一个知道确定想要什么的阶段,而这种感受固定下来就不会再改了。
他对自己餐厅的细节把控近乎严苛,当他看到朋友给菜拍照时紫苏叶上有一个黑点,或者盘子上有一个水印,他会要求员工换掉。除了来自食客们的评价,店里冰箱食材的摆放、空调和灯的开关以及地面角落的灰尘和客座整洁,这些事情他都会事无巨细地查验,他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