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姐姐今年3月满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突然对妈妈说要吃紫菜蛋汤,妈妈给了女儿钱要她自己去买紫菜。
生性活泼且有些逞强的小姐姐拿着钱就兴冲冲地走了,因我家离超市及农贸市场很近,不一会儿就将“紫菜”买了回来,当时我正在外屋电脑上忙着,也没去查看女儿买的“紫菜”,等到了午饭时间,孩子她妈将饭菜做好了,要女儿叫我去吃饭,当我第一眼看到母女俩合伙做的“紫菜蛋汤”时,马上就傻眼了。
一盆热气腾腾的绿色汤水里拌着一些醒目的鸡蛋,我忙问:“这是什么“紫菜蛋汤”啊?”孩子她妈说,女儿买回来的不是紫菜,是紫苏,而且不是红紫苏,还是绿紫苏。
我看着绿油油的紫苏很嫩、很新鲜,就将就着当“紫菜”吃。我笑着尝了一下鲜,味道却不敢恭维。
孩子她妈紧接着又对女儿说:“紫菜”是生长在海洋里,晒干了的一种藻类植物,因做汤后的颜色带紫色,就叫紫菜;“紫苏”是本地一种香味很浓、带有药性功能的植物,颜色为紫色,一般在烹调鱼类时当佐料。
一向自信的女儿听了才恍然大悟,这才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将紫菜与紫苏分清楚,错把紫苏当“紫菜”买了。
紫菜。(供图:
赤脚记者)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随几位爱心人士到离镇上好几十里的张家坊村去采访,女儿也一同前往,当看到这户人家屋前一大片紫苏时,非常高兴地特意拔了好几株带回家,栽种在自家的“菜地”,放学回来后,还时不时地去看看。
女儿查看栽种的紫苏。(供图:
赤脚记者)孩子正是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通过这小小的误会,相信以后不但能区分“紫菜”与“紫苏”,遇到其他事物一定也会认真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