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概述:
品牌力下滑
产品力不高
燃油车失宠
雷克萨斯是日系豪华汽车品牌里的标杆,其次是讴歌和英菲尼迪;所谓“孤掌难鸣”,对于实力并不强的日系汽车而言,想要冲击高端就不能单打独斗,只有讴歌和英菲尼迪能与雷克萨斯齐名,形成三角态势才能与德系三强“BBA”抗衡;可是讴歌和英菲尼迪采用了合资的方式生产,这就决定了必然的失败。
因为在崇媚外国品牌的司机阵营里,进口车的定位高于合资汽车,德系汽车的定位高于日系汽车;定位本就偏低的日系合资汽车在豪华汽车阵营里必然是备选项,除非价格有绝对优势,否则不可能热销,而讴歌和英菲尼迪的车没有任何价格与技术优势。
从三足鼎立到单打独斗,日系汽车高端品牌阵营里只剩下了雷克萨斯,整个车系的竞争力都在下滑;尤其是在本田和日产的销量也在下滑的前提下,日系汽车走下坡路是明眼人都能看到的。所以即便雷克萨斯采用了进口方式销售也难掩颓势,同时雷克萨斯往中国市场销售的车辆还是在双标,简而言之就是价格高水平低,这样的操作在其品牌力下滑的过程中,势必会被更理性的看待,销量当然会更差。
导致日系汽车最终崩盘的核心因素还是其产品力的弱,其中以“各种造假”为核心;从主机厂到供应商,日本汽车工业无处不再造假,包括雷克萨斯的母公司丰田也不例外,丰田旗下的商用车企日野被曝油耗与排放数据造假,第一次起底是造假已经有几年,第二次起底的结果是至少持续了20年。
丰田还持股斯巴鲁,而斯巴鲁的质检造假持续了接近40年!丰田的车又能好哪去。而且近期又陆续出现雷克萨斯ES自然,LM碰撞闭锁后自燃起火致人死亡,卡罗拉碰撞后的结果与LM相同,这些车怕也是有缺陷的。其次诸如日产、三菱、铃木、马自达、雅马哈等系列日本汽车厂商,以及日本电装、曙光、均胜、东丽、高田、神户制钢、三菱铝材等一系列围绕日本车企的供应商都存在造假的操作,设计车身钢材、燃油泵、安全带、轮胎材料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的曝光,让日本汽车品牌的形象变得非常糟糕。
虽说大众集团、巴伐利亚发动机厂(宝马)和戴姆勒奔驰也都有类似的问题,福特和通用也不例外,但最起码程度没有那么的夸张。
现在的日本和日系汽车可以这么总结:
大核民族,躬匠精神
钚泄进取,海纳百氚
提到日本制造能令人联想到的就是七个字,“没有什么是真的”,这样的车企打造的出来的汽车想要热销是不太现实了;现在只能伴随文化入侵倾销其品牌的廉价车,在高端汽车用户阵营里,这些漏洞百出的品牌是很难被认可的了。至于雷克萨斯的产品力就不赘述了,雷克萨斯ES是换壳凯美瑞或换壳亚洲龙,这三辆车除了外壳有些区别也就没什么区别了;而凯美瑞的燃油动力版本最高只是个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这种落后的发动机在自主品牌里,貌似最后一批车也就是众泰力帆之流还在使用,由此可见这三辆车的合理定位,参考目前的16-20万区间内的国产后置后驱中型与中大型增程轿车,凯美瑞即便是油电混合版本也不值15万,雷车相当。
价格高一些的SUV还有使用无级变速器,这是不太好理解的哦;无级变速器唯一的优点是制造成本低,可以拉低车辆的整体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范多明斯发明这种变速器的初衷就是让自动挡汽车更便宜,而日本车企却当成了狗头金,拿去制造高端车显然不会被认可。
最后要讲的是丰田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失利,起步就失速了,打造出的第一辆电动SUV在北美上市之后两度出现制造缺陷,最终不得不以回购的方式解决;截至目前,丰田和雷克萨斯没有一辆像样子的、能热销的插电混动或电动汽车,可是国产汽车已经在20万级别打造出涵盖插电混动、插电增程、纯电动的后驱中型到中大型的轿车与SUV,这些车的综合水平是超越雷车全系同类车型的。
技术升级跟不上节奏,雷车结局已定。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