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嘉迪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叶维廉东西融合下的中国现代画新变局
TUhjnbcbe - 2020/8/14 10:44:00

叶维廉:东西融合下的中国现代画新变局


抽象油画


今年6月3日晚,当吴冠中的《狮子林》以1.15亿成交后,我便在猜想同是“法兰西三剑客“的赵无极和朱德群画作的价格是否也会水涨船高。因为我亲耳就听到过一位曾经是吴冠中作品市场推手的藏家说,他这两年开始收藏赵无极的作品。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亮相的几幅赵无极之作便被其挥重金收入囊下。


诚然,赵、朱、吴三人的画风各有不同,但他们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都算给出了各自的思考,对西方和传统的融合也进行了种种尝试。由此,他们各自的经历恰恰成为中国艺术在近现代以来谋求革新的最好注解。再扩大下去,中国艺术在近现代以来谋求革新之路上不仅仅只是这三人,叶维廉的这本《与当代艺术家的对话———中国画的生成》就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视野,赵无极、刘国松、萧勤、陈建中等9位艺术家,都在这一版图中占据一角。


不过,在认真聆听叶维廉与这9位艺术家关于各自创作的文化漫谈时,有两个概念我们必须厘清。在书中,“中国画的生成”的“中国画”其实并非狭隘地指大众观念中的中国传统水墨画,而是中国现代画,油画或者水墨画皆可。类似赵无极,其抽象油画便独具风采,一些国内藏家就是因为赵的这种抽象而心生收藏之念。其二,尽管叶维廉称自己是与当代艺术家的对话,但其书中所涉艺术家在大陆艺坛恰恰指的却是现代艺术家。相较之下,以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等人为首的*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则被冠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名号。


由此,“中国画”与“中国现代画”、“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这两组词汇的混乱也反映出了中国艺术自20世纪以来所遭遇的尴尬。回顾艺术史,中国传统艺术的命运随着现代中国的大转轮上下起伏。在西学东渐之下,中国传统艺术在西方艺术观下苦苦挣扎。类似赵无极、刘国松之辈,都纷纷从传统中国走出。虽然他们经历了传统诗画的洗礼,西方的现代艺术却也时刻困惑他们的艺术追求。究竟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艺术上应该有怎样的体现?水墨画与油画的优劣又怎能为我所用?这样的思考几乎出现在与叶维廉对谈的每一位艺术家中。


现代诗人亨利·米修曾问赵无极:你的水墨画很好,为什么不画?赵无极的回答是:我是中国人,不愿意人家说我取巧,所以就不画。在中国艺术家那儿,回避或者不回避中国水墨都成为其迈向国际艺坛需要思考的问题。


迷茫也好、挣扎也好。好在赵无极、刘国松、萧勤、陈建中之流都已经以中国艺术家的独有面目,对中国现代画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努力。由此也让我们看到一个颇为丰富的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之路。


不过,可惜的是,本书没能涉及大陆艺术家。或许有一天,大陆艺术史家或者文化人有志也能依照叶氏的体例,以艺术家个案来梳理下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来龙去脉、各家风格的生成衍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叶维廉东西融合下的中国现代画新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