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中国草
说起紫苏,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其实,紫苏是一种很重要的中药材,同时也是很好的野菜、香料、调味品、防腐剂,更可用来榨油、做化妆品,绝对称得上中草药中的多面手。
紫苏叶紫苏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血统,在我国有多年的入药历史,其叶、梗、果均可入药。紫苏叶又可食用,也能用作香料和调味品。其果实名为“紫苏子”,别称“野芝麻”,出油率高达45%,常食之,可提高记忆力、增强视力。
紫苏子一起来看看这棵草到底魅力何在吧!
得华佗亲自取名的神草
相传在某年重阳节,华佗带着徒弟去酒馆喝酒,见几个少年在比赛吃螃蟹。华佗知道螃蟹性寒,吃多了怕是会腹痛,便上前好言相劝。少年吃得正欢,听不进去,还说是华佗馋了。华佗便劝酒馆老板不要再卖给他们螃蟹了,老板只顾赚钱,哪里肯听。华佗只好作罢。
没过多久,那些少年突然开始肚子疼,且疼得厉害。老板吓坏了,准备去请大夫。华佗便上前告诉他们自己就是大夫,也知道这是什么病。少年们这才后悔不已,央求华佗救命。华佗带着徒弟采来紫叶草,熬成汤给少年们喝了,不一会儿腹痛就好了。此时,大家才知道这是神医华佗,此后便到处宣扬其医道如何高明。
紫苏叶后来徒弟就问华佗怎么知道这草可以解蟹毒的,华佗便说起之前水獭吃紫叶草的事情:有一次,华佗和徒弟去采药,看见一只水獭吃多了十分难受,就吃了些紫叶草,不一会儿就好了。华佗觉得,螃蟹和鱼一样都是凉性的,紫叶草可以解鱼毒,应该也能解蟹毒。徒弟当时看到只觉得有趣,此时听师父一讲,惭愧不已。
因为这种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服,华佗便给它取名“紫舒”。后来可能是误传,才有了现在的“紫苏”。
这下可以放开了吃螃蟹了
紫苏虽然原产于中国,但在中国家庭的餐桌上却并不常见。反而在其他出产国,如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菜肴中更为常见。
刺身+紫苏叶日本是紫苏的消费大国,凡是刺身之类的生食料理,都会提供新鲜或腌渍的紫苏叶作为佐食。它看上去更像是装饰物,大家也不会把它吃掉,默默地被端上桌,又默默地被扔掉。其实,紫苏和萝卜丝、酱油、芥末等一样,都是调料。
刺身的食用方法其实也来源于我国古代的紫苏用法。据记载,周代已有鱼脍,即鱼生,生鱼片;东汉广陵太守陈登“嗜食生鱼脍”;汉代《七发》中记载有“鲜鲤之鱠,秋黄之苏”的美食,即用紫苏搭配生切鲤鱼片食用,这种方法于平安时代传入日本后逐步形成了日式鱼生刺身文化。
美食紫苏究竟作用何在?
首先紫苏含有特殊香味,可以去腥;其次,紫苏具有杀菌消毒、防腐防虫的作用,用它来包裹肉类,能有效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当然,鲜绿的叶子在粉嫩的生鱼片中间,本身就能调和配色,让人食欲大增。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紫苏还有一个神奇的功效——解鱼蟹毒。关于这一点,上面的故事中已有介绍。《药性本草》早有记载,中鱼蟹毒后以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可用于食用鱼蟹之后引起的吐泻腹痛。元代《饮食须知》说到食蟹中毒,可服紫苏汁。清代《调鼎集》中说到蟹与柿同食会引起不适,服大黄、紫苏、冬瓜汁可解。
这也太优秀了吧!下次再吃日料一定要记得吃!掉!它!
紫苏美食诸多确凿的证据都证实着紫苏的中国血统。比如紫苏茶,在古代极为盛行。《本草纲目》记载,宋仁宗曾昭示天下,评定汤饮,结果紫苏水拿了第一。
又比如,《本草纲目》还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意思是,紫苏既可以当菜吃,用盐渍或酸梅卤渍后当腌菜吃,也可以煮熟烧汤喝。韩式泡菜、日本梅子渍菜与此吃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难道也是跟我们学的?
紫苏一般在6、7月份开花,9月白露前后采收晒干。而此时,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时候,这紫苏简直就是为螃蟹准备的呀~
紫苏叶蒸螃蟹清蒸螃蟹的时候,可以在其脐部放几片紫苏叶,去腥、增香,还能中和螃蟹的寒性,绝对是食蟹的最佳伴侣!
全能紫苏,你可太优秀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紫苏的药用记载。《本草纲目》中就有“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的描述。《本草汇言》也将其誉为“治气之神药也”。后世众多医书如《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图经》等也都论述了紫苏的“理气”作用,并补充了开胃消食、除寒等功效。
此外,紫苏也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香精的制作。紫苏中还能提取出大量的花青素和紫苏苷,可以作为食用色素,安全、稳定,还具保健功能。并且,紫苏具有良好的抗真菌和细菌活性的功效,是一种天然又安全的防腐剂。
需要注意的是,紫苏虽好,也不能过量食用,易损伤人体的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而且紫苏是发散风寒药,风热等温病、气弱表虚者禁服。
紫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