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风情马齿苋
文字原创/如一
哎呀,今年忘了吃马齿苋啦!
看到《市井觅食记》推文里的马齿苋,我才想起这一茬。还好,银杏空中菜园的张明园长说,在我们这儿,入伏吃马齿苋正当季。
人们总说,春天野菜多,其实夏天也不少。除了灰灰条、野苋菜,最多见的,便是马齿苋啦。
马齿苋,镇江大多数人是焯过晒干后包包子、包饺子,很少有人吃新鲜马齿苋。但我常常吃,从夏一直吃到冬。
因为,总是遇见呀,走出家门,路边墙角随处可见,掐了还会长。
马齿苋是马齿苋科植物,耐热耐旱,《本草纲目》里说:“马齿苋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通淋。”中国人讲究食药同源,别看马齿苋味酸性寒,却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呢,所以人送别号长命菜、长寿菜。
当知青做赤脚医生时,就用马齿苋治过痢疾和肠炎。
因有人怕打针怕吃药,更有小朋友吃药,需要跟他“拼命”……那时候,我就直接在医务室煮马齿苋汤给他喝,回家再喝两天,没有不好的。
夏天,我们还会成大篮子地采回家,焯水晒干,留着过年过包子。平时,是舍不得吃的。
直到有一个暑假去徐州,感觉挖到了一座宝藏。
那是在汉文化广场公园,一片小山坡上,东一丛西一丛的,好茁壮的马齿苋!徐州人叫“马牙菜”。
和娃娃们一同采回家,那时外孙女天、外孙丁、孙子童,刚上小学幼儿园,暑假我带着镇江的天和童,去徐州与丁团聚。
本想试着包饺子,还没来得及,丁丁就说肚子痛。赶紧打电话让他爸下班带药回来。这一边,我先冼一把马齿苋煮水,让姐弟陪着一块喝。
结果,没等丁爸下班,他已好得差不多了。
我一看煮过的马齿苋,肥嫩暗红,干脆挤水切了,糖醋盐加蒜泥麻油拌了,一家人,一会光了盘。虽然不是很脆,特有的鲜嫩和淡淡的香味,也让人很有回味。
这一吃,越发不可收拾。几乎一出门,常常眼前一亮:马齿苋……整个暑假都离不开马齿苋了:今天凉拌,明天小炒。
青椒香干马齿炒肉丝,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道菜。
马齿焯水改刀备用,肉丝加镇江酱油调料,煸到八成起锅,再把青椒煸香,再把所有的都下锅,炒匀炒香起锅。借着辣香肉丝鲜,马齿更显滑润清脆,叶已酥烂,茎脆依旧,青绿椒丝在深色中更显悦目,吃得有声有色,有回味。
回想起来,还是过年蒸马齿苋包子,吃得最过瘾。
三十晚上,老屋厨房一家人全体参与。七十年代初的年夜饭,也就是有鱼有肉有家常蔬菜,一家人的团圆饭,更在意团团圆圆家的味道。吃完收拾完毕,便是蒸包子、包元宵。
事先把面用老酵发好,馅料主要有青菜、萝卜、豆沙、马齿苋。当然马齿苋最受欢迎。
先用开水早早就泡好马齿苋,切细,肉泥调料拌好,肉要略肥一点,马齿苋很吃油的,所以能降脂吧。
晚饭后,不到1岁的大丫,撑不了多久就在我怀里睡着了,送她上床睡好。这时,厨房正热闹。奶奶将发好的面揉搓成长条,切成小块。孩子爸还有孩子的叔叔姑姑,我们一起动手包。爷爷在大锅里放好水,蒸笼布铺好,包好了的,他就往蒸笼里摆放。
其它菜包都没人尝,只有马齿苋包子人人都想尝。也许是一年只吃一次吧。
其实马齿苋也最好包,因为它泡软,可以多多地塞进包子里。我总是将面团搓成圆团,再捏成“小碗”,向里面装进满满的菜,包子面皮薄薄的。
当最后一锅马齿苋包子蒸好,整个厨房,香味弥漫。
十二点已过,我们一齐祝福父母健康长寿,父母也祝愿我们工作顺利。大家说笑着,包子已出笼,一人一个,一口下去,薄薄皮里油亮的马齿苋,被肉滋润得越发香浓……
蒸完包子,热锅炒花生炒瓜子,再洗锅烧水包元宵。包元宵,自然也有马齿苋的,就是包包子剩下的馅。包完元宵,才算完事,已过了半夜,反正那时也没电视看。
忙出一身汗,想洗个澡,大锅烧好水。澡盆放进灶堂边。厨房门一关,那里温度足够,更享受的是什么?那满屋纯纯浓浓的马齿苋的香呀。
忘了说,最近咱银杏菜园的志愿者中,姐妹们常做早餐美食来分享。
豇豆麦饭、紫苏饼、蒲公英饺子、杂粮煎饼等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改天我要再露一手:马齿苋煎饼。还要加上青椒、胡罗卜、虾皮、生姜、香肠丁……
一张薄饼寄深情,酸甜苦辣都占全,这才是人间百味。
写到这里,又想起来,现在马齿苋正开花结籽。明天就去采,回来先把籽洒进每个花盆,来年一定长满盆,足不出户,也能吃到鲜嫩的马齿苋啦。
文字原创
感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