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用心做好每一滴油。”从事农业工作20余年,贵州油研茶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顺波对油料产业有着别样的感情。
深秋,走进位于石阡县聚凤乡宝龙村的贵州油研茶油科技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来自贵阳等地的新订单。“公司落户家乡,不仅让村里的红皮小种野生山茶变得值钱,还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务工群众何易乐呵呵地说。
坐落在国家自然保护区佛顶山脚下的聚凤乡,生态环境极佳,境内有红皮小种野生山茶10万亩,由于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该资源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为盘活该资源,当地曾先后发展过油茶加工厂和油茶公司,但受生产技术等因素限制,收效甚微。
“不能让这么宝贵的资源白白浪费掉。”在余顺波的努力下,年,贵州油研茶油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宝龙村,传承‘贵州油研’85年来的科技成果,该公司研发出山茶油、山茶菜胚油、山茶紫苏油等系列产品,为聚凤乡的10万亩红皮小种野生山茶开发利用注入新动能。
“公司已联合省农科院、贵州大学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油料加工创新团队,并建立国内先进的山茶籽冷榨精深加工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余吨。”余顺波说,按照‘科研院所+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公司目前累计带动余户群众增收,产品远销重庆、四川、广州等地。
高级农艺师、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优质食用油油研发部部长……细数余顺波的众多名片,每一张都浸润着油香。
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写在市场上,年,余顺波放弃安逸的城市生活,到思南县塘头镇创办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
“科研人骨髓里流传的油研精神在不断激励着我们突破困局、开拓创新。”面对资金短缺、销路不畅等困难,余顺波并未气馁,在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的支持下,公司突破重重难关,闯出新天地。
年1月,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在科研技术上取得新的成果——研究集成“低温超微分子”加工技术,研发出高α-亚麻酸紫苏油、研发出“智蘇宝”紫苏油,ω-3含量高达69%;研发出“智蘇康”紫苏油,保留药食同源特色,β-谷甾醇含量高达mg/kg,角鲨烯含量高达.3mg/kg,为三高、便秘、肿瘤人群提供养生康体专用紫苏油。新业态的出现让该公司摆脱了产品单一,市场也打开了新局面。
不断创新突破,让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摘得贵州十大粮油产品、铜仁市十大特色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贵州好粮油等称号,余顺波个人也获得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贵州省科技特派员、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优秀专家、省创业创新优秀奖、铜仁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等荣誉。
喜人成果的背后,饱含着余顺波对农业工作热爱。工作之余,他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培育、种植、收割紫苏、油菜等农作物,并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带动群众增收。余顺波说:“在农村,我找到了科研的动力与方向,真正体会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意义,体会到科研与产业链接的意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江佳佳
编辑杨聪
编审文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