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嘉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朝人超会吃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pf.39.net/bdfyy/zjdy/180725/6416852.html
                            

文字为物道原创,部分图片由物道拍摄,部分图片由《宋宴》授权,转载请联系作者。

海报|物道

物道君语:

后天,便是中秋节了。

这一周,是物道的中秋专题栏目,我们将翻山越岭寻来全中国最美的三张桌子:书桌、茶桌、餐桌,呈现中国人的中秋美学。

话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人不仅在美学上引领千年,还对美食颇有讲究,真的超会吃!

现在,且随物道君穿越千年,看宋朝人怎么会吃!今夜6点,我们一起赴一场千年宋宴!

一千多年前,宋徽宗赵佶办过一场著名的宴席。

在雕栏环绕间,翠竹垂柳下,他置了一张黑漆方桌,邀请了一群文士,一同吃饭、品茶、饮酒、听琴、闲谈。

案上摆满了杯盏盘樽,琳琅有序。

▲宋赵佶《文会图》

每个人面前各有一套餐具,如盏托、渣斗等。有人酒至半酣,有人拱手寒暄,有人持盏私语,吃饱喝足,正是人生惬意时。

附近有茶童,正在烧火点茶。石几上,瑶琴一张,似乎刚有琴音袅袅传来。

▲宋赵佶《文会图》

这一幕,相传被赵佶画进了《文会图》,并题诗道:“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挥毫醉醒中。”

从此,那顿宋宴,成为后人的念念不忘。

我们向往的,又岂是那一顿饭?不,我们向往的是宋人的美食天下。

▲宋赵佶《文会图》

有人说,宋朝是中国饮食文化承前启后的时代。

从宋朝开始,人们从一日两餐变成了一日三餐。主要是食材丰富了,有得吃了。从此,宋人也将“不时不食,顺时而食”的理念落在每一天的生活里。

图|物道

冬春时节,寒梅绽放,他们就做“梅花汤饼”。汤饼,即为汤面。

首先将白梅花洗干净,加入檀香末浸泡成汤汁,再揉进面团中,和成面皮,用梅花模子按成一朵朵花片。花片煮熟沥干后,浇上炖好的鸡汤做汤头。鸡的咸香,梅的清香,冬的风雅,食的暖意,都在一起。

▲梅花汤饼《宋宴》

到了重阳节,风凉菊*,南宋人便会做“春兰秋菊”。此名听着甚雅,取自屈原的《九歌》,但用的可不是花,而是秋天正当时的水果:玉石榴、雪梨、橙子。

做法也挺简单的,玉石榴剥籽、雪梨与橙子切成细粒,再淋上一勺细糖霜,浇入紫苏籽梅卤汁,便成了那个时代的水果沙拉。

▲春兰秋菊《宋宴》

《宋宴》一书的作者徐鲤说过此菜的命名逻辑:“玉石榴籽与雪梨果肉皆为白色系,近兰花之色;橙肉金*,近菊花之色。”置于高足盘中,白*相间,正合素秋之意。

宋人的吃得时,不仅是顺天时而活,而是将春夏秋冬装进碗盘里。

图|物道

宋人喜欢吃鲜,不仅是四季蔬果之鲜,更追求食材的新鲜,用各种方式保留本味,吃出鲜味儿。

比如,他们有两种极具特色的美食做法:脍和鲊。

脍,读作kui,意为切细的肉、鱼。《论语》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们取新鲜的鱼肉,去鳞取肉,切成薄片摆盘,佐以清酱、盐、陈醋、韭花等等,鲜嫩爽口。这种吃法,类似于今人口中的生鱼片、刺身。

苏东坡说:“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一说起,他口水都有了。陆游则说:“散花州上青山横,野鱼可脍菰可烹。”青山在望,野鱼鲜爽,人生何求啊!

▲肉鲊《宋宴》

鲊,则是用“腌渍与微生物发酵使食材产生特别风味”的美食,鱼、虾、蟹、鸡、鸭等都可做。

最常见的鱼鲊,就是将刺少的大鱼切成薄片,加上生姜、橘丝、莳萝、红曲、熟米饭和冷葱油等,揉匀装坛。五七天来吃,有点像吃生鱼片。也可以放个三五个月,则有熟肉之感。

▲鱼鲊《宋宴》

此时秋风渐起蟹脚痒,对于宋人来说,他们还贪那一口蟹生。

蟹生的关键之处,一是取鲜活的螃蟹,洗净,拆件,浸泡在酱汁里。二是酱汁,加上麻油、茴香、砂仁、花椒末、草果、水姜、胡椒末等等十几种调料。

之后,蟹肉会变成半透明,嫩嫩滑滑的,也无腥味,更显鲜甜。是不是有点像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的生腌?

▲蟹生《宋宴》

在那个没有冰箱与冷链技术的时代,宋人的吃得鲜是对食物的奇思妙想,更是他们对风味的极致追求。

图|物道

今天的我们,一说起大餐,肯定是无肉不欢。但是,宋朝人更爱素食。

宋人也很爱吃肉,尤其是羊肉。但是,他们看来,荤食是与富贵粗鄙联系在一起,素食则有清雅高洁之感。

图|物道

据考证,那时候的蔬菜品种大概有四五十种,与今天的菜差不多。而且街上有专门的素食店,有各种各样的素食,还诞生了很多有名的素菜,如素蒸鸭。

其实就是蒸瓠瓜。青绿的瓠瓜,有着大圆腹、短细脖,何不就像雄纠纠的鸭子?将其划出十字花,蒸到瓜肉透明,蘸酱吃即可。诗人陆游还曾经啥都不蘸,爱这口鲜甜。

▲素蒸鸭《宋宴》

林洪在《山家清供》里写过一道假煎肉:“瓠与麸薄批,各和以料,煎麸以油,煎瓠以脂,乃熬葱油,入酒共炒,瓠与麸熟,不惟如肉,其味亦无辨矣。”

麸,即为面筋,它和瓠瓜都切成薄片煎。面筋要用植物油煎,瓠瓜用动物油脂煎,最后熬葱油,加酒一起炒,感觉就像吃了肉。因为面筋饱含的是植物蛋白,本就有一种肉的口感,先煎后炒,当然更香。

无论吃素还是吃荤,宋人都没有怠慢过自己的舌头。因为对他们来说,吃得素,不是吃得寡淡,而是要追求简素之美。

▲假煎肉《宋宴》

文学家司马光宴请友人时,都是位高权重之人,但他们“为具务简素,朝夕食各不过五味。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意思是说,他们追求简素,因此菜不要超过五种,吃光了再添就是了。

宋代名画《春宴图》,画的便是宋代王公贵族聚会时。桌案上陈列清简,器皿为素色为主。大家围桌而坐,面前只摆着一盏茶、一碟小吃、一盘果蔬,恬静淡然。

宋人的吃得素,或许就是那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图1|宋《春宴图》图2|物道

在宋徽宗那场大名鼎鼎的宋宴上,有各色高足盘,分别盛着粉色的桃子、红色的苹果、白色的乳梨,绿色的榠楂,与案台上插的白色小花,相应成趣。

这叫“珠花看果”,只可看,不可吃。对宋人来说,吃饭的第一步,不是吃,而是看。

图|物道

吃,不仅要吃得高兴,还要吃得风雅。夏秋之际,宋人会采来粉红的荷花瓣,将热水焯过,再和小小块的豆腐块一起煮了,摆在盘中,这道菜为“雪霞羹”。

花瓣从绯紫慢慢往中间变淡,蕊心是豆腐之雪白,置于案上,恰如出水芙蓉,又如云收夏色。只是粗菜淡饭,却凭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雪霞羹《宋宴》

有一年,宋人林洪到武夷山间游历。下雪天,猎得一只野兔,于是他们将肉切成薄片,只是加了点酒、酱、花椒腌渍。同时取来小风炉,倒上半铫水。

沸汤翻滚,如晴日江边涌起的白浪,拿起筷子,夹一块肉,涮上几秒,肉的鲜红很快变成嫩粉,如冬日的晚霞。这一幕,被林洪记在了《山家清洪》里:“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并为这种吃法,取名“拨霞供”。

在宋朝人的世界里,吃火锅不仅是大块朵颐的快乐,更有将山河云霞之美采撷于一锅之中的大美诗意。

▲拨霞供《宋宴》

何为风雅?不是那种故作玄虚的矫情,对宋人来说,他们是在一盘菜中、一碗饭里、一碟糕点中,都与山间明月、一湖水色……有所呼应。

宋人的吃得雅,是在柴米油盐的人间,寻得诗酒花茶的雅。

图12|清凉地儿-了琹

年,美国的《生活杂志》评选过“一千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件大事”,其中,排在第56位的是宋朝的饭馆与小吃。

莎翁曾说:“渴望,可以使任何食物变成美食。”

对宋朝人来说,是美的渴望,让任何食物都变成美食。

如果要选择回到某个朝代去感受生活,我想,我一定会选择宋朝。

因为除了现在,宋朝可能是最好吃的时代了。

图|物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