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昭通市彝良县龙街乡万亩紫苏进入收获季,在彝良县龙街乡梭嘎村的田间地块,村民们正忙着收割紫苏,并将收割好的紫苏放在塑料布上进行脱粒,沁人心脾的紫苏香味溢满村庄。
龙街乡降雨量丰富,气候适宜,一直有种植紫苏的传统。近年来,彝良县龙街乡积极引导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巩固发展烤烟、辣椒、魔芋、紫皮大蒜等产业的基础上,在适合紫苏生长的村组,结合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采用党支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户从零星种植到“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规范管理、标准种植”的转变,将紫苏种植作为产业振兴、富民强乡的补充支柱产业来抓。
“种紫苏不费力,撒下种子,只清理杂草就行,脱粒后,除了自己留一部分食用,集镇上都有专门的收购点,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街乡梭嘎村羊街组曾朝华说,他从几年前种植的几分地,扩大到目前的13亩地,收入也是一年年增加,今年预计收入元左右。
据悉,龙街乡今年推广种植紫苏余亩,预计亩产公斤,每公斤保底收购价38元,预计实现产值余万元,带动余户农户增收。
云南网记者沈迅通讯员李安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